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

【专访】青岛科捷董事长陶喜冰:筑造机器人“巨厦”不易,要耐得住寂寞

2018/11/22

      一个企业要想在行业里打响品牌,取得累累硕果,离不开技术的沉淀,更离不开一颗火热的初心。成立至今,陶喜冰一腔热忱,带领着青岛科捷团队在机器人行业这海洋中拼搏十载,一路奋游,难凉热血。本期,让我们再次走近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科捷机器人”)董事长陶喜冰,倾听他与科捷机器人的故事。


       科捷机器人拥有一批掌握先进技术和工业4.0解决方案的专业技术人才,技术底蕴丰厚。目前,公司产品涵盖工业机器人、自动化物流装备以及以智能装备为核心的工业4.0解决方案三大系列,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、家电、汽车、橡胶轮胎、物流、木工等行业。


        知名度+美誉度:打造联想度  

       2010-2017年,在国家政策推动,制造业技术升级转型等背景下,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,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,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。其市场规模由2010年的3400亿元,增长至2017年的15000亿元,7年间增长了4.4倍。

 

      科捷机器人以“做中国智能制造联想度企业”为目标,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工业机器人领域推陈出新,始终拼搏在行业前线。要想深入理解“第一联想度”,要从两大方面来理解:一是知名度,二是美誉度。

 

     “知名度的背后,其实就是市场占有率。”陶喜冰说,企业要想实现高知名度,就必须达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。这就要求企业在各行各业都能拥有丰富的成功案例,在行业中达到较大规模。而美誉度则是企业在以往的智能制造项目中,为客户带来了高价值,或对企业产生了良好效益,没有产生不良纠纷。“这使企业的产品拥有了更好的竞争力。”陶喜冰补充道。

 

      科捷机器人以山东长三角、珠三角为“小三角”,又以美国、东南亚(泰国、越南、马来西亚)、印度为“大三角”,纵横经纬,进行全球布局。陶喜冰解释,这一持续性的物理扩张,有利于“扩大对当地的覆盖,提升服务能力和响应速度”,将不断提高科捷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,为企业知名度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 

      在提升美誉度方面,除了此前主要面向的3C行业,科捷机器人目前也在研发一些更高端的技术。科捷机器人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,在汽车零部件和锂电池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和试点。“新能源汽车的一大难题在于减重。如果不能把汽车重量减下来,汽车续航里程就难以达到要求。”

 

       陶喜冰说,由于目前汽车电池的技术尚无法突破,只能对一些汽车部件进行减重。“汽车热成型领域就是起到这个作用。它可以利用机器人技术、自动化技术,形成一条高工艺的、先进的生产线,在增加部件强度的同时,减轻汽车重量。”目前,科捷机器人已经突破该技术,并在市场上实现了较好的应用。



     “软硬兼备”,实现业绩增长

       2014年前后,面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大势,科捷机器人的产品和业务从以往做单机为主,转向为大型制造企业提供智慧工厂和整厂自动化,包括硬件、软件,自动化、信息化、系统解决方案等全套产品。陶喜冰坦言,做出这一转变,最初是为了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。对当时的科捷机器人而言,这亦是一个被动的挑战。

 

       最初,科捷机器人的能力尚且只能做单机,客户也满足于购买单机来解决某个工序的问题。而到了2013年-2015年,这几年的市场需求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。“许多客户不仅仅想买一台单机,更希望你能为他们提供整套解决方案。”陶喜冰说,特别是新建工厂,一开始建设时的起点定得比较高,他们想建一个技术最先进、全自动化的工厂,往往就会提出类似的需求。

 

       在智慧工厂方面,科捷机器人“软硬兼备”,竞争优势得天独厚,技术、产品、能力都是一流。“我们做单机的时间久,技术已经非常成熟。同时,还有软件方面的实力。我们不仅做单机,也做系统,包括物流自动化。”陶喜冰将这三点称之为“铁三角”,牢不可破,稳固坚实。凭着这些优势,科捷机器人每年的销售额以30%的增速稳步增长,今年销售额将达4亿,目前还计划在三年内完成上市。

 

       陶喜冰表示:“国内很多厂家,有的只做单机,有的只做系统,有的只做软件,也有一些只做物流,都是面向某一领域。像科捷机器人这样,能全面提供包括软件、硬件在内的整个系统方案的企业,目前国内还并不多。”


       在机器人这一行要耐得住寂寞

       据PAISI,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集成数量年达到1976家。但是,绝大多数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规模偏小,与国际巨头规模差距悬殊。


       陶喜冰认为,机器人集成商面对的挑战有很多,其中,技术上缺少成熟的标准方案以及高成本是两大难点。要服务于某一行业,“企业就必须了解该行业的特点、工艺、产品质量要求等等。问题在于,客户懂工艺,但不懂技术,不懂机器人,也不懂自动化。而我们懂自动化,但是不懂工艺,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方案,能否真正满足客户需求,达到预期效果,这就存在着一个技术鸿沟。如果行业内能制定出一个标准解决方案,这样推进起来会非常快。”此外,成本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行业。高投入,成本回收周期长,这是让很多客户对产品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。“如何降低成本,来达到客户的预期,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艰巨挑战。”陶喜冰补充。这两大问题,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,通过无数次的经验和技术积累,才能解决。

 

     “机器人行业并不是像一般行业那样‘短平快’,机器人行业需要耐得住寂寞。”如陶喜冰所言,科捷机器人始终保持着一种难得的工匠精神。技术如同企业这幢大楼的地基,只有潜心建造,不断储备技术,在积累中实现突破,才能厚积薄发,终成通天广厦。

 

       对于机器人行业,陶喜冰和科捷机器人团队初心不变。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因为同样的初心而相聚,并将它从最初的好奇和兴趣,慢慢磨砺成了一种坚守和信念。一路走来,艰辛有时,困境有时,喜悦有时,丰收有时,唯有炽热初心常在。


转自:中国机器人峰会官微